梅花豈是尋常色 衝寒先喜笑東風 ——富全振興的“領軍人”王占樓
發布日期:2018年10月26日
分享到:

2008年,9游会集團山東富全礦業落戶孔孟故裏,十年間,富全人憑著發展興業的理想、吃苦耐勞的意誌、勇往直前的氣魄在山東大地上刻畫著一組組敢叫山河換新顏的曆史音符,彈奏著一曲曲拚搏奮進、勇為人先的時代強音。譜寫“樂曲”的領軍人物王占樓,就用礦業人特有的堅韌和毅力,開拓了一條低成本、高效率、重技術、嚴管理的新時代礦山發展之路,市場寒冬時節,他創造了國內礦山接連停產、倒閉,依然一枝獨秀,扭虧為盈的不凡業績。

2015年,鐵礦石價格遭遇滑鐵盧一路走低,讓人措手不及,鐵礦生產行業全部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富全,也未能幸免,然而雪上加霜的是,富全礦業16名中高層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幹一天內突然集體辭職,內憂加外患,公司舉步維艱,所有職工無不為生存擔心。從建礦起就來到富全的副總經理王占樓,此時臨危受命,挑起了“重振富全”的重擔。接任時的困境可想而知,銀行欠款、現金流不足、生產虧損、技術人才嚴重流失......9游会礦業公司下了強硬命令:要克服一切困難,確保富全生存。“路,該往哪走?幾百名職工怎麽活?市場寒冬何時能冰融雪化?”他擔心企業在他手裏散了,擔心職工剛剛點燃的希望又一次破滅,更擔心辜負了集團和礦業公司的重托。重重壓力之下,他夜不能寐,苦苦思索和尋找著出路。不破不立!不改革創新必將死路一條,不苦練內功就難以生存,縷清了思路,他從迷茫中振作起來,開始了大刀闊斧的內部變革。先是將生產車間納入部室管理,壓縮管理層級,同時合並部室職能,精減機構,緊接著對經理及以下管理人員五十多人全部重新競聘上崗。通過機構改革和優化人力資源,實現了管理架構扁平化,業務流程簡潔化,人員配置最優化,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帶領班子成員一線辦公,講責任、強作風,邊一線指揮邊培養新的技術力量,解決了技術人員嚴重不足的問題;對項目部實行階梯定價,嚴控采購價格,備品備件零庫存,公車改革,電耗考核,一個普通照明燈泡的用電量都是成本核算的目標,在降本增效上到了幾近“吝嗇”的程度,“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是他上任以來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強力實施“機械化換人、機器人操作、自動化減人”,實現了固定設施的無人值守和遠程集中智能控製,人員大量減少,安全隱患也大大減少,一年節省費用1600萬元;對井下運輸、充填係統,依法終止外委作業,通過自營管理和技改升級,為公司減少費用投入525萬元。通過設備智能化改造、內部業務整合、優化人力配置、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等一係列手段,顛覆礦山傳統模式,走出一條獨樹一幟的“富全”之路。

改革初見成效,榮譽也如雪片般紛至遝來:全國機械化換人、機器人作業示範企業、國家及省級“雙重預防體係”標杆企業、山東省非煤礦山安全免檢單位、全國模範職工之家......此時的王占樓,卻更加清醒,他知道,市場依然寒氣逼人,要想適應風雲變幻,必須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磨刀不誤砍柴工,於是他在2016年春節剛過,就做了一個大膽的決策:暫時停產進行深度技術改造,為全麵實現智能化礦山目標做準備。連續三個月的技改,每天與技術人員在車間一幹就是十幾個小時,餓了,啃個涼饅頭,手凍僵了,放腋下焐一焐,時常挑燈夜戰到淩晨兩三點鍾,身邊的技術人員看著心疼,勸他回去休息,他說:“時間不等人,早一天恢複生產,就早一天見效益”。

冬天總會過去!富全礦業在搏擊冰雪中終於迎來了一絲春意!他準確做出判斷,迅速恢複生產。複工後,他一麵全力組織生產,加快技術改造進度,一麵邁出保護生態環境、降低資源消耗、追求可循環經濟的綠色礦山建設的步子,大力開發新產品,研發重介質粉產品,注冊了“富全”牌重介質粉產品商標,公司主產品向煤礦用和化工用產品延伸,生產生活汙水大閉環循環利用,實現“0”排放,還在有限的礦區內開辟“綠色農莊”,建起大棚搞種植,讓職工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放心蔬菜。

就這樣,在鐵礦石市場乍暖還寒時節,王占樓帶領著他的團隊在國內同行業中率先扭虧為盈!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富全已經實現了提升、磨選、充填、變電、通風、排水、供風、計量等20多個生產係統和崗位集成化、智能化、無人化、可視化、即時化管控,率先完成礦山智能化建設。

2008年的市場,雖說已經春意濃濃,很多礦山依然沒能走出寒冬仍處於停產狀態,而“富全”模式,已經開始在一些同類礦山成功應用。更有一些人慕名而來找到他,要求搞技術合作、經營合作,有礦主說:“經曆這一場寒冬,真的怕了,技術管理跟不上,就是恢複生產,我們也掙不到啥錢,搞礦山,我們就服你!”

同行佩服,富全人更是以能有這樣的帶頭人而自豪。走進如今的富全,我們看到鮮花縈繞,綠樹成蔭;我們看到廠房整潔明亮,職工勤懇敬業。王占樓,依然滿腔熱忱率領他的團隊,帶著“保持續發展,做行業標杆”的信念,一往無前地實踐著礦業夢,9游会夢。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