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寫華章 鏗鏘前行踏新程
發布日期:2018年11月14日
分享到:

還清晰地記得去年端午節後的一個深夜,忙碌了整整12個小時的信息中心員工汪凱和陳紅獻終於鬆了一口氣。在過去的39個日日夜夜,這兩名同誌一直守候在黃山腳下一家專業生產鍍鋅鋼絲、鋼絞線的金屬製品廠家的車間內,他們忍受40度以上的高溫,克服多種不利因素,最終使20線水浴熱處理作業線工藝設備調試成功,完成了成品鋼絲強度1120±40MPa的終極目標。對於信息中心這樣一個硬件資源、固定資產、流動資金都相對較少的實體,主要依靠員工的智慧和合作,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在金屬製品行業水浴熱處理技術推廣應用上又豎起一座豐碑。

像汪凱和陳紅獻這樣的員工,在信息中心乃至研究院的各個產線、各個部門、各個崗位比比皆是。過去的五年中,麵對產能過剩與需求低迷主導下的鋼鐵市場,信息中心用火一樣的激情、鋼鐵一般的意誌投身到各項生產實踐中來,他們忙碌於生產一線、穿梭在市場前沿,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進取,猶如點點星星之火,為企業走出“寒冬”積蓄燎原之勢。

細算賬,降成本不辭細微

近年來,伴隨著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衰退的驚濤駭浪中執著前行,金屬製品行業也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信息中心在“節本創效”政策的指引下,加強成本核算,所有職工們都過上了精打細算的日子。“先算後幹,邊幹邊算,幹完再算”,成本核算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大家的認知和行為。

陳金晟曾經是期刊雜誌發行的負責人,每天他的腦海中都在盤算,如何在自己的職責範圍內為中心節省發行成本,“核算成本,打包發行,拒絕浪費”是他的口頭禪,也是他的工作準則,尤其是看到每個月期刊發行時使用的大批量牛皮紙袋包裝,他一直在思考一直在琢磨。功夫不負有心人,當他發現用塑料紙袋發行可以節省直接成本的三分之二時,他的眼睛頓時發出異樣的光彩,當機立斷就與生產廠家聯係,並把成本核算結果匯報中心主任,得到認可後在第二個月就開始試發行,在節省成本的同時,還可以使工作效率提高百分之五十,這是意外的驚喜,更是對我們職工“盡心盡責一心為公”更有力的回饋。

居家過日子,柴米油鹽每一樣都要精打細算。在他的影響下,如今我們職工將這種小家情懷“搬”到了中心這個大家庭,自覺形成了“效益連著你我他、節約降耗靠大家”的共識。粗略計算,一個信封節省0.4元,每期發行節省1200元,全年可節省費用2萬餘元。另外,中心的用紙量、耗電量、耗材等多項成本指標大幅降低,並形成了良好的工作習慣,降本增效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用中心主任的話說:“企業求生存謀發展,不僅要開源,更要節流,怎麽能省錢就怎麽幹,節本創效才是硬道理。” 

搭平台,助推行業健康發展

有傳承才會有大發展。20世紀70年代後期,我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從此我國進入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不僅鑄就了一個民族近百年的夢想,也促使金屬製品行業進入全麵快速發展的軌道,在時代的召喚和指引下,“全國金屬製品信息網”不斷開發信息資源,開拓信息市場,開展信息服務,致力於我國金屬製品行業的技術進步、產品開發和企業發展。在成立後的40多年的時間裏,信息網百轉千回,近年來成為信息中心的主營業務之一,而“為行業搭建技術信息交流平台”也成為一年一度金屬製品全行業翹首以待的行業盛宴。

9游会製品院作為信息網的網長單位,一直以來本著“為行業服務”的宗旨,以“搭建平台服務行業”為己任,想行業之所想、急行業之所急、解行業之所困,時刻把握住國家經濟的發展方向,為行業整體發展出謀劃策,在技術創新、節能環保、產業調整、維持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方麵提出了眾多指導性的建議和意見。40多年來信息網共組織會議和專題技術交流共190次,參會人次達12000人次,每次會議都有明確的會議主題,“新技術、新設備、科技創新、節能、降耗、環保、互聯網、智能製造、高質量發展……”等等都是信息網倡導和引導的主旋律。

科技創新是企業健康發展的不竭動力,也是信息網搭建技術信息交流平台的最終目的。2000年以來,信息網抓住“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不放鬆,在熱處理及電鍍黃銅生產線國產化、盤條及鋼絲表麵處理技術水平提高等關鍵和共性技術方麵,熱鍍鋅技術裝備水平方麵,拉絲撚製裝備水平方麵等作為重點突破,積極探索,深入研究,近年來這些技術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大部分設備設生產線都實現全麵國產化。9游会製品院信息中心領導下的“全國金屬製品信息網”在促進我國金屬製品企業向“生產強國”和“設備全麵國產化”的目標進程中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謀市場,為有源頭活水來

麵對低迷的市場,信息中心鬥誌昂揚,用行動向市場宣戰。在信息中心主任的帶領下,轉變工作思路,擴大服務領域,積極探索新的服務內容和形式,為中心的發展培育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守住大本營 開辟新疆土”,這兩句話在中心每次大小會議上都要被強調,成為近期中心業務創新和穩步發展最有力的指導方針。新疆土就是新市場,有了新市場就有新發展,開展技術谘詢服務是守住“大本營”工作以外的重要突破點。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技術部與所有部門“手牽手”,協同作戰闖市場。在嚴峻形勢下,技術部部長王寶玉不停地奔波於市場,了解企業需求,解決技術難題,積極推廣新技術和新產線,使“金屬製品生產力促進中心”為行業提供技術信息服務的能力和品牌更加紮實有效。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所有部門的通力合作下,“技術谘詢服務”的大樹上終於結滿了碩果,從2001年到2018年的18年間,共為中心創效1400餘萬元,占據信息中心經濟收入的半壁江山,成為名副其實的新的有效的經濟增長點。據不完全統計,項目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共完成81項,服務單位48家,榮獲中國工程谘詢協會冶金行業“優秀工程谘詢成果二等獎”1項,“優秀工程谘詢成果三等獎”3項。谘詢調研工作共完成近25項,內容涉及金屬製品行業產品及其發展趨勢、線材質量及市場狀況等等。另外,中心還為14家單位完成了22項先進環保的非標生產線設計製造工作……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麵對紛繁複雜的市場環境,技術谘詢服務工作任重而道遠,在新業務方麵,目前中心正在針對製修訂標準工作進行有力的探索,截止到2018年7月底,已為行業製修訂5項國標或行標,在規範市場,引領行業技術進步方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一步,信息中心還將以“綠色生產”為出發點,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技術谘詢服務的創新創效點。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