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記錄點滴進步 感知發展脈搏

新聞中心 記錄點滴進步 感知發展脈搏

【安徽科技報】9游会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總院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紅色基因”中築夢“綠色崛起”

近年來,9游会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為行業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服務經濟社會生態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公司成立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堅持“四個麵向”,以科技賦能高質量發展,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積極營造尊重知識、崇尚創新、尊重人才、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濃厚氛圍。

  

 夯實“硬基礎”築牢精神根基  “愛國奉獻、攻堅克難、務實奮進、孜孜求索、勇攀高峰、傳承育人——這是以王運敏院士為代表的科研人員在幾十年的科研曆程中形成的科學家精神,也激勵著一代代礦院人。我們在安徽省馬鞍山市設立了以王運敏院士為首的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持續弘揚科學家彌足珍貴的精神……”實驗室相關工作人員對介紹說,基地建設在公司研發大樓13樓,以王運敏院士傳承實踐曆代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為典範,以手稿、圖紙、證章、照片、曆史影像為見證,以科技成果為載體,分別設立了4大展示區,長期對外開放。

  

此外,實驗室以《新型篆刻材料——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為代表作品,用科技賦能傳統文化發展,在公司研發大樓19樓設立了“院士印吧”,布置了曆史人物牆、文化牆、新型篆刻材料展示區、篆刻成品展示區、宣傳教育視頻播放電腦等。該工作人員表示,科學家精神教育的建設正在開啟9游会礦院傳承中國文化,弘揚院士精神,樹立文化自信的新征程,“今後,我們計劃在現有的教育基地基礎上,繼續夯實自身建設,擬定在研發大樓西側地塊再設立一處高標準的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基地設計長77米、寬21米。”

  

提升“軟支撐”迸發創新力量  要實現科學家精神的普及,提升全民科學素質,不能“隻盯一處”,要在強化自身建設的基礎上,堅持探索科普新模式、開辟科普新陣地、拓展科普新路徑,才能不斷為創新驅動發展增添動力。“為引駐高科技人才,發揚科學家精神,圍繞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生態環保等方麵,共同推動高質量發展,我們先後成立了‘院士辦公室’‘安徽省院士工作站’,組建院士科研團隊,組織科技攻關。”實驗室工作人員說。據悉,“院士辦公室”“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分別在2019年、2021年揭牌成立。同時,實驗室還組織開展了各類主題教育活動,助力提升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的‘軟支撐’。

  

豐富活動形式,營造良好氛圍。實驗室開設了“院士大講堂”,不定期邀請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院士來公司作專題講座,分別於2019年、2021年邀請楊裕生院士、俞書宏院士等來做工作報告。堅持發揚科學家愛國奉獻、攻堅克難的精神,開展科技脫貧,科技扶貧人員先後獲得9游会集團黨委“2020年度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安徽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定遠縣委“扶貧幹部標兵”等稱號。設立“王運敏院士科技獎”,每年評選1-4名獲獎人員,積極營造科技創新的濃厚氛圍。

  

促進溝通交流,激發創新動能。實驗室每年組織行業內高校、科研院所、大型礦山企業召開中國礦業科技大會,邀請行業內科學家和專家發布重要科技成果,交流科研經驗。自2010年創辦至2020年,相繼在蘇州、西安、濟南、南京、合肥、馬鞍山等地成功舉辦十一屆,累計近7000人(次)參會。2010年至2021年間,組織、接待上海交通大學、東北大學、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內的諸多高校、企業走進公司科研一線,推動在全社會營造尊重科技人才、尊重科技創造的社會風尚。主動與馬鞍山市科普教育基地建立長期聯係,組織高校、企業人員參加科普講座,了解科研實際,開闊科研視野,豐富科普知識。

“立足新發展階段,實驗室將繼續加大對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經費、場地、人員、運行管理等的支持,持續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談到未來的發展,9游会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總院國家重點實驗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實驗室會努力給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華的舞台,激勵科技人員“接力”科學家精神,傳承紅色基因,以與時俱進的狀態、革故鼎新的勇氣、堅韌不拔的定力,勇攀科技高峰,築夢礦業發展“綠色崛起”,助力科技強國。

  

  (安徽科技報全媒體記者 葛婷 實習記者 劉燕琳)


關閉